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在婚姻关系存在期间,夫妻双方共同所有的财产和利益。我国对夫妻共同财产的划定有着明确的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婚前共同财产

婚前共同财产是指夫妻在结婚前已经共同拥有的财产。夫妻在婚前所收购的财产,如房产、车辆、存款等,作为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共同财产。但需要注意的是,若夫妻双方签订了婚前财产公证或者协议,可以将这部分财产排除在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之外。

2. 婚后共同财产

婚后共同财产是指夫妻在结婚后取得的财产。不论这些财产是夫妻双方共同努力取得的,还是一方通过个人努力获得的,都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范围。例如,共同购买的房产、汽车、共同储蓄的存款、工资收入等都属于夫妻的共同财产。

3. 共同债务

夫妻共同财产范围还包括夫妻双方共同负担的债务。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产生的债务,如房贷、车贷、个人债务等,都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双方共同承担这些债务的责任,并且根据财产共有的原则,共同财产可以承担这些共同债务。

4. 资产增值

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也包括婚姻关系持续期间财产的增值部分。如果夫妻共同拥有的财产在婚姻存续期间出现了增值,这部分增值属于夫妻的共同财产。例如,共同购买的房产在婚姻存续期间升值,增值部分属于夫妻的共同财产。

5. 知识产权和专利权

夫妻共同财产范围还涵盖了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知识产权和专利权。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发明的专利、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属于夫妻的共同财产。这意味着,另一方也享有对这些知识产权的使用权、收益权等。

6. 个人财产和财产增值

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不包括个人财产及其个人财产增值。夫妻的个人财产,如个人工资、个人储蓄、继承等,属于个人财产,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个人财产增值部分也不会自动纳入夫妻共同财产范围。

7. 公证、协议的约定

我国夫妻共同财产范围都有哪些

夫妻之间可以通过公证或协议的方式约定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双方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及财产状况,达成协议并进行公证,明确规定夫妻共同财产的界限,以便在婚姻关系解除后便于财产的划分和继承。

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主要包括婚前共同财产、婚后共同财产、共同债务、资产增值、知识产权和专利权等。个人财产及其增值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范围。夫妻可以通过公证或协议的方式约定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以便在婚姻关系解除或财产分割时有明确的依据。对夫妻共同财产的了解和合理规划,有助于维护夫妻间的财产权益,促进婚姻和谐稳定。